2022年8月16日,惠阳区老促会由余汉平会长率队,会同区文广旅体局、区党史办、区农水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先后前往淡水街道和秋长街道调研革命遗址保护情况。
根据广东省老促会《关于开展老区苏区红色遗址保护利用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粤老促【2022】82号)精神,惠阳区老促会结合实际,先行开展本区革命遗址保护情况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行抵达位于淡水街道的百年老校崇雅中学老校区内的崇雅书院,听取了区文广旅体局和学校负责人对该书院开发利用的情况介绍,实地察看了崇雅书院楼修缮情况及周边环境,并就如何保护利用好该遗址交流了工作意见。
据史料记载,建于1890年的崇雅书院楼,曾是叶挺将军和国民革命先驱邓演达的母校,是广东革命政府东征军行营旧址。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为讨伐军阀陈炯明举行第一次东征期间,曾设政治部和指挥部于此,时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在二楼办公及居住。这次东征在惠阳乃至东江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崇雅书院楼于今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秋长街道茶园村木公愰的叶锡仁旧居前,听取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和区农水局负责同志关于对该遗址正在进行恢复、修缮的情况介绍。调研组对该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如何贯彻《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叶锡仁是茶园村木公愰人,中共党员。在抗战时期那场惊心动魄的香港秘密大营救行动中,茶园村是营救线路中的一个中转站。在被营救出来的众多文化界人士中的茅盾夫妇,曾由当地党组织安排在叶锡仁家隐蔽居住半个月。茅盾在《脱险杂记》中对此有细致描述。

此前,惠阳区老促会已会同区人大及区文广旅体局对位于三和街道象岭村象山腰的挺秀书院进行了考察调研。
建于1760年的挺秀书院,是中共秋溪党支部成立旧址。中共秋溪支部是中共在惠阳县建立的第一个支部,它的建立为秋溪乡大革命斗争起到组织和领导作用,为中共惠阳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良好基础。挺秀书院几经风雨,数次易名,孕育出叶挺、叶文匡等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成为惠阳革命的摇篮,2004年被列为市文保单位。目前,我区已由相关部门牵头,启动对该遗址的开发利用工作。
余汉平会长表示,近年来,我区党委政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重大意义,逐步采取措施开展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致力擦亮惠阳红色品牌。
我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惠阳区老促会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加大开展对革命遗址调研工作力度,全面摸清家底,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争取各方资金支持,推动红色文化活化利用,为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