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您的当前位置:

       革命老区或老区是革命老根据地的简称。按国家政策规定,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广东和部分省参照国家政策,补充评划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根据地,所以广东的革命老区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广东是中国最早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大革命的策源地。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著名中共领导人都到广东进行过革命活动,为广东党组织的创建,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1922年,广东就掀起了由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成为全省、全国农民运动的先导。1927年至1928年,中共广东组织在全省各地发动了上百次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工农武装起义。广东创立首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首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创建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之后又陆续建立了海陆惠紫、梅埔丰、五兴龙、潮普惠、蕉平寻、饶和埔诏等苏区,形成为东江革命根据地,成为广东主要的革命根据地。上世纪30年代初,由于地理位置和革命斗争的历史渊源,粤东北大部分地区是闽粤赣、闽西、赣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央苏区管辖范围。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广东的革命斗争遍布全省大多数县。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党组织首先在东江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等沦陷区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以后逐步扩大到东江下游和其它地区。先后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珠江纵队、韩江纵队(韩江、梅埔)、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等抗日武装,统称华南抗日纵队(包括琼崖纵队)。八年抗战期间,广东的抗日武装斗争和游击根据地遍及全省70多个县,广东当时成为全国抗日敌后三大战场之一,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广东党组织先后建立了粤赣湘边区、闽粤赣边区、粤中、粤桂湘边区、粤桂边区党委或工委及其领导下的六块游击根据地和武装队伍。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闽粤赣边纵队、粤桂边纵队、粤中纵队、粤桂湘边纵队等队伍。全省有90多个县建立县委一级党组织,在三分之一的地区建立了人民政权,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东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根据国家政策,并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以自然村为单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评划革命老区的工作。全省共评定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老区村庄50769个。按1995年末统计数字,老区总人口2143.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1.7%,老区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9.3%,老区山地面积占全省山地总面积的41.2%。


                                                                                                                                                                                                                              来源:广东老区网

广东省革命老区简介
惠州老区建设促进会
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