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惠阳区老促会与东江文化两纵历史研究会联合到革命老区秋长街道双田村调研。参加调研的有惠阳区老促会会长余汉平,副会长兼秘书长练红来,副会长杨立忠;东江文化两纵历史研究会会长罗志辉,副会长罗国栋,副秘书长罗小育。
东纵后裔,原惠州市民宗局局长朱瑞华,原惠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李占元,惠阳区沙田商会会长李秋明也参加了调研。
调研组此行的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7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以做好双田村红色文化宣传为开端,不断加大老区宣传力度,提升惠阳老区宣传工作水平。
此前,调研组一行参观了位于秋长街道茶园村的香港秘密大营救在惠阳陈列展。去年10月28日上午,香港秘密大营救在惠阳陈列展开展仪式在秋长街道茶园村举行。1942年春,东江纵队奉命营救被困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在极其艰辛、历时200多天的秘密大营救行动中,有200余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穿越敌占区来到惠阳秋长茶园、双田等地,再经惠州城疏散到内地。营救行动创造了中国革命史的奇迹,被著名作家茅盾誉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在双田村,调研组听取了该村的情况介绍和工作设想。东纵后裔,惠阳区老干局原局长吴学珊,惠阳区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会长吴惠勇,双田村委副主任吴建辉等先后介绍了双田村的人文现状、红色史迹及革命人物,并对如何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利用好双田红色资源提出了工作设想。
据记载,革命老区双田村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抗战时期,东纵司令员曾生将军领导的游击队经常到双田村开展抗日活动,游击队的司令部就设在双田村;王作尧将军曾率部驻扎该村;高健将军曾驻扎在双田负责秘密大营救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双田村共有70多户、360多人,而参加革命的就有57位双田儿女,其中12人英勇牺牲。1989年,双田村在村口的山坡上修建了“双田革命烈士纪念碑”,铭记双田革命先烈。据了解,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坭禾堂五英烈、抗日十二勇士、香港秘密大营救等双田红色史料被汇编成册,《惠阳红色双田》于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出版发行,为双田革命老区积攒了一笔宝贵财富,为让老区精神充分发挥育人励志作用夯实了基础。
调研组对双田村挖掘、保护、宣传老区红色文化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对下来就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双田红色资源等工作与该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初步形成了一致的意见。
惠阳区老促会会长余汉平表示,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以双田村老区精神的宣传工作为起点,切实抓好老促会自身践行,以老区精神做好服务老区工作,不断提高老区宣传工作的质量水平,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惠阳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