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发,1906年3月7日出生于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道榃石塘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原名邓元钊,初小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困,无法继续上学。为了生活,他离别父老乡亲,跟随哥哥邓方到广州、香港等地谋生。
在广州,他先后在广州市东区公安局当杂役,在西湖路公益祥方向旅店当茶房(就是冲茶递水),在香港鲫鱼冲太古船坞大洋船、英国兵舰当杂役、厨工等。在此期间,他受尽了帝国主义和外国资本家的种种压迫和剥削。在广州,他结识我国著名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开始接受革命思想。随后,他跟随苏兆征到了香港,先后参加了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5年10月,邓发由苏兆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
大革命失败后,邓发参加广州起义,担任广州工人赤卫队第五区副指挥。广州起义失败后,他长期在香港、广州等地领导地下斗争。历任中共香港市委书记、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南方代表、中央特科驻港负责人。193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并担任闽粤赣边区特委书记。1931年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成员、中华全国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兼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1934年1月起中共中央政治局修补委员。在长征途中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1937年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回国后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兼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同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并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国民运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45年9月,以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委会主任身份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世界职工联合会理事和执行委员会委员。1946年4月8日,他与王若飞、秦邦宪、叶挺和教育家黄齐生等同志由重庆乘飞机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晋西北兴县黑茶山遇难,时年40岁。
邓发同志牺牲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分别题词和发表悼念文章。其中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邓发同志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追求真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他的一生,先后从事过工人运动、秘密工作、党务工作、军事工作和党校教育等工作。在他所从事过的工作领域,都有新的理论和实践的开拓。大革命失败后,邓发奉命到香港工作,此时的香港,一片白色恐怖,中共党组织和工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他根据地下斗争环境的需要,秘密建立基层党组织,建立秘密交通渠道,使党组织得以慢慢恢复。在中央苏区,邓发开展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提出并实施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对敌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长征途中,他机智勇敢,揭露敌人的破坏阴谋,积极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工农红军的性质、任务等,争取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在遵义会议上,邓发同志坚决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在延安的艰苦岁月里,他深入陕甘宁边区调查研究,发现和推广赵占魁埋头苦干、爱厂如家的先进典型,对推动边区和敌后根据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邓发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国工人运动。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革命风范长存于世、他的崇高精神永留人间。


邓发同志是云浮人民的优秀儿子,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70多年了,但他的崇高品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为了纪念和缅怀邓发同志、传承他的崇高品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邓发同志的家乡云浮市,先后建设了邓发小学、邓发纪念中学和邓发故居小学(云浮市第四小学)。2018年以来,云城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了220多万元,多次对邓发故居进行修缮加固,之后又建设了邓发生平事迹展示馆和其他设施。

学党史,听邓发故事
邓发同志家乡的云浮人民,学习和传承他的精神,发扬革命传统,抓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每天到邓发故居缅怀邓发烈士和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邓发故居成为了一张红色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