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您的当前位置:
彭湃妙写民歌
来源:广东老区网 | 作者:云龙 | 发布时间: 2021-10-11 | 868 次浏览 | 分享到:

  被毛泽东誉为“农民运动大王”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上世纪20年代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善于发动和鼓励农民参加革命斗争。他运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为农民群众编写喜闻乐见的民歌。彭湃一生留下了许多使人深受教益的民歌和妙写民歌的趣闻佳话。

  “神明神明,有目不明”

  广东海丰县第一小学门前有一道墙,墙上面写着“天官赐福”和“泰山石敢当”。为了破除束缚学生及群众头脑的封建神权思想,彭湃与其他一些革命者商议,决定发动该校的学生把这道墙拆毁。墙拆毁后,有的学生说彭湃了不起,“天官”被打倒了,“泰山”也被搬走了。彭湃听了说:这是同学们团结起来的力量。接着他还意味深长的指出,只要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不信神,再大的吃人的大官,压在头上的大山,我们也能把它打倒、摧垮。接着,彭湃写了一首《反对神权》的歌谣:神明神明,有目不明,有耳不灵,有足不行,终日静坐,受人奉迎。

  奉迎无益,不如打平。

  打平打平,铲个干净,人群进化,社会文明。

  “明朝迎来幸福天”

  有一次,彭湃在大南山召开东江特委会议,讨论如何保护夏收,粉碎敌人会剿,扩大大南山根据地。彭湃想煮餐干饭来招待老战友们,便叫人准备粮食。但翻缸倒桶,搜来搜去,只搜来一桶“山多尼”(即山稔)。彭湃苦笑说:“没什么招待诸位,今日随便办个‘多尼’宴吧!”

  “山多尼”是当地一种野果,每年到8、9月间满山遍野结下累累果实。这种野果熟透成紫红色,皮薄、肉多、汁甜,红军进入大南山后,粮食供应困难,战士们便上山采摘山多尼,以它代粮。彭湃边吃边打趣说:“这种山多尼,味道挺好,简直是一种山珍。今天请大家共赴山珍宴,你们可不能光吃不吟诗啊!”

  一位特委委员说:“做诗我是外行,还是请湃兄来一首吧。”在座的人都鼓掌赞成。

  彭湃笑着说:“我倒是想了几句,但不是诗。”于是,他念了首顺口溜:山多尼,红又甜,革命战士最喜欢,今日尝遍荒山果,明朝迎来幸福天。

  彭湃刚朗诵完,大家齐声叫好。彭湃接着说:“多尼诗不是好诗,但多尼果则是好野果,它的学名叫山稔,生命力很强,耐旱耐晒,种到哪里都能适应。我们要有山稔精神,始终保持旺盛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持斗争,打击敌人。”

  经彭湃这么一说,“多尼宴”更有深刻的意义,人人都佩服彭湃会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即席表示要发扬山稔精神。果然,这次会议之后不久,东江及大南山各地的革命力量,连续打了许多胜仗。